张桂芬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稳婆,手上的接生功夫那叫一个过硬。不管是早产、难产,还是胎儿横着卡着的棘手情况,经她一处理准保母子平安。遇上家里穷的人家大牛配资,她连接生的辛苦钱都分文不取,大伙儿都亲切地喊她张婶。
张婶的命不算顺,老伴儿走得早,就留下个儿子叫李秋生。秋生打小身子骨弱,长大后更是病恹恹的,瘦得一阵风就能吹倒,走路都得拄着根木棍,三十岁的人了,连个说亲的都没有。张婶看着儿子孤零零的模样,心里急得像火烧,托了不少人帮忙牵线,可姑娘家一听说秋生的身子骨,都婉言谢绝了。
这天,邻村的刘家媳妇要生了,家里人急急忙忙来请张婶。折腾了大半天,刘家媳妇顺利生下个胖小子,刘家两口子感激得不行,不仅给了钱和鸡蛋,还特意摆了桌酒留张婶吃饭。席间亲戚们你劝一杯我敬一盏,张婶盛情难却,多喝了几杯,酒劲上来后,她突然想起家里的秋生还没吃饭,心里一慌,连忙起身道谢,匆匆往家赶。
展开剩余72%出了刘家大门,张婶只觉得脚底下发飘,像踩着棉花似的,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。走着走着,天越来越黑,周围的路也变得陌生起来,她这才发觉自己迷路了。正着急的时候,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车铃声,一辆四匹马拉的马车朝着她奔来,车身上挂满了灯笼,亮堂堂的。
马车停稳后,从车上走下来一位穿着华丽的妇人,发髻梳得高高的,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。妇人见到张婶,连忙躬身行礼:“张婶,求您帮帮忙!我家小主人今年刚十六岁,头回生孩子,现在情况危急,您快随我去救救她吧!”
张婶虽然觉得这马车来得蹊跷,可接生本就是她的本分,再加上喝了酒,胆子也大了些,便点头答应了。她跟着妇人上了马车,刚坐稳,就感觉马车像腾云驾雾似的往前跑,车里虽说有些晃,却听不见马蹄声和车轮碾地的声音。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,马车停在了一座大宅子门口,朱红的大门气派得很,门口挂着的灯笼照得四周亮堂堂的。
张婶还没来得及细看,就被妇人拉着往宅子里走。宅子里的庭院又大又漂亮,有阁楼、池塘,还有假山流水,长廊和屋顶上都雕着精美的花纹,一看就知道主人家身份不一般。进了内屋,屋里站着几个慌慌张张的老人,还有十几个年轻的侍女,大伙儿一见到张婶,就像见到了救星,赶紧围了上来。
张婶来不及多寒暄大牛配资,快步走到产妇床边。产妇年纪轻轻,满脸是汗,眼泪混着汗水往下流,已经没了多少力气。张婶凭借多年的经验一看,就知道是难产,而且胎儿还脐带绕颈。她赶紧让侍女们准备热水、剪刀和棉布,然后有条不紊地忙活起来。
这一折腾就到了后半夜,眼看着东边的天开始泛白,张婶终于松了口气——一个粉雕玉琢的婴儿被她抱在了怀里。她把孩子递给旁边的妇人,又把胎盘包好递了过去。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连忙拉着张婶的手,感激地说:“张婶,真是太谢谢您了!本来该好好酬谢您,可天快亮了,实在没法留您。这胎盘您拿回去吧,日后说不定有大用处!”
话音刚落,东边传来一声公鸡打鸣,老妇人脸色一变,赶紧让人送张婶回家。又是一阵风似的赶路,等第三声鸡叫响起时,张婶感觉自己像被风吹着的石头似的,一下子落在了自家门口。她回头一看,马车早就没了踪影。
回到家,张婶打开装胎盘的盒子,发现里面放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“取半个胎盘风干碾成粉,用温水送服,可治您儿子的病。”张婶又惊又喜,赶紧拿着纸条去找秋生,想跟他商量试试这个法子。
可秋生看完纸条后,却坚决反对:“娘,您接生这么多年,哪回不是把胎盘还给人家,要么就是帮人家埋在土里?胎盘要是流落出去,对孩子不好啊!现在让我吃这个,不是害了那个刚出生的孩子吗?我就算一辈子这样,也不能干这种亏心事!”
张婶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,心里也有些愧疚,便点头同意了。母子俩一起把胎盘埋在了院子里的枣树下。
当天晚上,张婶刚关上门准备睡觉,就听见院外有人喊:“张婶,开开门!”她打开门一看,竟是昨天那个老妇人。张婶赶紧把人请进院子,又一次道谢后,说起了胎盘的事。
老妇人笑着说:“我本来想着,您把胎盘给您儿子吃,能让他身子好起来。没想到您和您儿子这么仁义,还想着我家孙儿,把胎盘埋在了树下。不过您别担心,这棵枣树已经沾了灵气,以后结的枣子,您儿子吃了也能治好他的病!”
说完,老妇人躬身行了个礼,转身就往外走。张婶赶紧追出去,却看见一只狐狸模样的动物飞快地跑远了。她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昨天是去给狐狸接生了。
第二天一早大牛配资,张婶把晚上的事跟秋生说了,秋生也感叹不已:“没想到动物也这么重情义,跟人一样通人性。”从那以后,秋生每天都吃几颗枣树上的枣子,身子一天天好起来,后来不仅能丢掉木棍正常走路,还娶了媳妇,生了孩子,过上了安稳幸福的日子。
发布于:吉林省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